美國嗅碳衛星發射失敗墜入南極附近海域(圖)
來源:新浪科技 發布時間:2009-02-25 09:58:42
北京時間2月24日晚間消息,據美國宇航局太空網報道,美國宇航局在周二凌晨發射的“軌道碳觀測(OCO)”衛星在升空后不久,用于保護衛星的整流罩發生故障,導致衛星墜入南極洲附近的海域。按計劃,這顆衛星將執行為期兩年的觀測任務,跟蹤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但在發生技術問題后,這項觀測任務處于危險之中。
衛星耗資2.88億美元
太平洋時間周二凌晨01點55分(北京時間周二下午17時55分),“軌道碳觀測衛星(Orbiting Carbon Observatory )”由Taurus火箭,從美國加州的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升空。然而在發射幾分鐘后,有效載荷整流罩沒有按計劃準確地與衛星分離。
這種火箭的生產單位“軌道科學”的Taurus火箭項目經理約翰·布倫斯奇維勒在當天午后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用低沉的聲音說:“我們整個團隊的每一個人對于今天早上發生的事都非常失望,難以接受。”
軌道碳觀測衛星耗資2.88億美元,重972磅(441公斤),是美國第一顆專門用于監測全球二氧化碳情況的衛星,主要用于觀測地球大氣的二氧化碳水平,進一步了解人類在溫室氣體排放、導致全球氣候變化方面所扮演的角色。該衛星攜帶一個三通道分光計,可以進行精確地測量。按原計劃,衛星將被發射到近極太陽同步軌道,在地球上方約438英里(705公里)的軌道運行。
衛星升空3分鐘后出現故障跡象
布倫斯奇維勒介紹說,表明發射遇到麻煩的第一個跡象是在衛星升空3分鐘后,火箭遙測顯示,沒有跡象表明它已拋開有效載荷整流罩。
整流罩安裝在火箭的最上方,在火箭飛出大氣層之前,用于保護里面的衛星,直到助推火箭進入太空。一旦分離,發射控制人員就會看到衛星及火箭上段的上升速度加快了,因為火箭丟掉了多余的重量??墒牵刂迫藛T發現火箭上升的速度一直沒有發生變化。“火箭攜帶額外的重量,所以一個直接的結果是,我們不能采取其他措施使衛星進入軌道。” 布倫斯奇維勒補充說,這一故障最終導致衛星墜入南極附近的海域。“我們相當肯定,它并沒有從土地上空飛過,最后是墜入南極洲附近的海洋里。”
美國宇航局正在成立事故調查委員會,調查這次發射失敗的具體原因,宇航局官員希望找出根源。這次調查對美國航天局的“光榮”衛星來說意義重大,這是一顆環境監測衛星,是為幫助氣候變化研究和預定今年10月發射的Taurus火箭而設計的。“我們的目標是找出故障的根源。”美國宇航局發射主任楚克·多瓦爾表示,“在查清發射失敗的原因之前,我們不會再發射‘光榮’。”
所用火箭曾出現過故障
美國航天局的這顆衛星及火箭由“軌道科學”研制。這枚四級固體燃料火箭高約93英尺(27米),有能力發射重達3500英磅(1590千克)的衛星到低地球軌道。這種火箭是“軌道科學”“飛馬”助推器的陸基版。
自1994年首次亮相以來,“Taurus XL”火箭進行了8次發射,6次任務成功。最近一次成功發射是2004年。在此之前的另一次失敗發生在2001年9月。
沉重打擊全球氣候研究
經過八年研制,這顆衛星才有了周二的發射,所以發射失敗對美國宇航局進行的全球氣候研究來說是個沉重打擊。研究人員原本希望這顆衛星能夠收集到環繞地球的天然二氧化碳的循環情況,以及地球如何處理人類每年因使用化石燃料和其他活動所產生的8億噸溫室氣體。
氣候科學家原本預計這顆衛星將有利于促進氣象監測衛星的國際合作,建立一個地球天氣和氣候變化的立體圖,更好地理解人類在溫室效應和全球變暖方面所扮演的角色。日本最近發射的氣候變化研究衛星以及其它已經在軌道上的衛星可以被用來彌補這顆衛星所留下的缺口。
相關話題
- ·美國嗅碳衛星發射失敗墜入南極附近海域(圖)2009-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