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網格我的家”比賽一等獎作品《高殿義消》講述高殿義消隊員和社區網格員入戶并成功勸說店家整改安全隱患的真實故事。
殿前街道開設攝影等網格員專技培訓課程,打造一支“一專多能”的全能型網格隊伍。(吳燕燕 攝)
興隆社區創新打造近鄰驛站暨警網融合服務點,社區、派出所輪值坐崗,收集、解決居民群眾反映的問題。
身邊人講身邊事,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近日,湖里區殿前街道的10支網格隊伍用細膩的表演和暖心的故事,再現基層工作的動人場景,他們的一顰一笑牽動著臺下觀眾的心。
近年來,網格員上臺“切磋比武”已成為殿前街道的“招牌節目”,殿前街道黨工委書記唐達達表示,通過以賽促訓、以賽促學的方式,殿前街道各社區主動挖掘網格里的好人好事,再現動人故事,分享工作方法和經驗,營造“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持續提升網格管理服務水平。
社區是基層治理“最后一百米”,網格員則是網格化管理的主體,是人民群眾的“服務員”。在湖里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殿前街道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建強網格隊伍,優化網格配置,深入推進社會治理綜合網格建設工作,構建基層治理新格局,打造基層治理新樣板,提升轄區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建強隊伍
提升基層治理“戰斗力”
殿前街道有9個社區,共150個網格,每天,網格里都會發生許多故事,可能是辛苦化解矛盾糾紛的感人調解,可能是救死扶傷的緊急救援,這些故事都離不開一個角色——居民心中倍感親切的網格員。
不久前,殿前街道舉辦第三屆“我的網格我的家”活動,開展“我的網格我的家”之“網”事爭霸賽,成立評選領導小組,實地考察9個社區網格員履職情況和工作實績,通過多維度綜合測評評選出26名優秀網格員,發揮榜樣示范引領作用。這26名優秀網格員化身“演員”,上臺“打擂比武”,節目的劇本編排、視頻制作、道具設計等都由網格員獨立制作完成,通過以賽促訓、以賽促學的方式突出網格員群體的優秀事跡,分享社區工作方法和經驗,不斷提升網格員隊伍的整體水平和服務能力。
而這些故事,都來源于現實生活的生動寫照——以《馬垅煥新顏·網格譜新篇》為例,講述的是城中村變身“城中景”的故事,小小網格員也是這份驚喜嬗變的推動者。這兩年,在馬垅社、中埔社等城中村,基層治理已見成效,天空逐漸呈現“無線美”,口袋公園、活動廣場、文體設施等公共服務配套設施逐步推動和落地,城中村的環境正在迎來全面提升。
除此之外,殿前街道在以往比賽的經驗基礎上,創新推進社區人才培養和推薦選拔工作,精準推進社區人才專業化能力培訓,聚焦網格員理論和技能需求,開展“網格充‘殿’站”培訓2期,網格宣講、經驗分享會等各類網格沙龍活動26場,社區也累計開展各項網格員活動233場次、覆蓋率達100%,全力打造一支“一專多能”的全能型網格隊伍。
從禮儀培訓、共情和溝通能力提升,信息采集和基層調解,到辦公軟件使用、攝影和短視頻制作,再到參觀集美塔集美人文館……參與了為期三天的第二期“網格充‘殿’站”培訓活動,高殿社區網格員周天財收獲滿滿,“培訓提升了我的理論知識儲備、職業道德修養及專業技能,我也認識到,只有不斷學習和充實自己,才能更好地服務居民。”
優化配置
增強基層治理“滲透力”
“以前,這面墻上的牌子很多、很雜,我老眼昏花,常常暈頭轉向,現在好了,標識簡潔易懂,辦事方便多了!”不久前,興隆社區的精簡規范掛牌獲得劉奶奶等老年居民點贊。
2024年,殿前街道以興隆社區為試點,打造社區規范掛牌整改示范樣板。堅持“清理一批、整合一批、精簡一批”機制牌子的工作理念,積極應對社區綜合服務設施主體建筑中標識標牌、制度等牌子存在的數量繁多、種類復雜問題,目前街道九個社區均已完成整改,累計清理社區機制牌子178塊,優化服務環境,提升社區綜合服務質量。
而在興園社區,這里創新升級的網格工作室讓不少企業和職工眼前一亮。
興園社區的第二網格,因良好的區位優勢和營商環境,成為企業聚集的“洼地”——這里匯聚了施耐德、科華、華電、建松等眾多知名企業,安費諾、博力根等少數民族用工較為集中的企業,以及海西MCN兩岸青年三創基地等全產業鏈聚合與變現平臺。
“小網格”服務企業“大發展”,為了打通服務企業“最后100米”,興園社區、殿前派出所、殿前司法所、火炬創業中心緊密合作,打造集派出所、司法所、火炬創業中心于一體的同心“園”網格工作室,依托網格工作室,整合各方資源,開展平安宣傳、便民服務、多元調解等工作,拓展“網格+調解”維度,推動“警格+網格”深度融合。
這樣做的好處,一方面是實現服務清單“送貨上門”,企業和職工能更清晰便捷地了解事情怎么辦、找誰辦;另一方面也加強了與轄區少數民族用工較為集中企業的對接聯系,通過“黨建引領、宣傳教育、服務群眾”三項舉措,幫助外來的少數民族職工融入本地環境,創造了民族相互交融、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網格工作室煥新升級,正在殿前街道一一得到實現。興隆社區創新打造近鄰驛站暨警網融合服務點,設置警網融合辦公、矛盾糾紛調解、居民接待、法律咨詢等多功能分區,形成多方聯動服務機制;高殿社區殿前社網格工作室完成提升改造,覆蓋33名網格員,通過進一步改善整體辦公環境,優化辦公設備配套,創造良好工作環境……
持續優化“網格配置”,增強基層治理能力。接下來,殿前街道將持續探索創新網格服務品牌建設,結合各社區網格實際情況和自身特點,打造更多具有影響力和美譽度的網格服務品牌,為居民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