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故事(十九)| 抗擊疫情 黨員在行動!
來源:廈門黨建e家 發布時間:2020-03-25 16:26:30
.png)
1月26日以來,市委下發《關于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加強黨的領導、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強政治保證的通知》,市委組織下發《關于進一步發揮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先進模范作用,確保疫情防控措施落細落實的通知》、《關于充分發揮社區(村)、小區黨組織作用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通知》《關于結合“雙報到”參加基層防控工作的通知》,并給全市廣大黨員發出了《倡議書》,要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發揮先進模范作用,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連日來,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積極投入到疫情的預防和控制工作中,在堅各守崗位、勇挑重擔中展現新作為,踐行初心使命、體現責任擔當,面對兇猛的病毒,面對未知的危險,書寫了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生動黨員故事。
【1】
市政府辦公廳深入開展“雙報到”活動。得知官任社區由于地處市中心,路口多、防控力量不足等情況后,機關黨委立即行動起來,迅速動員組織各黨支部為社區工作人員“頂崗”,緩解社區工作人員連續作戰的壓力。短短一個上午,就有近四分之一的在職黨員報名參加。各支部克服處室工作任務重、人手緊等困難,迅速排出支援社區的時間安排表。在機關黨委、處室黨員負責同志的示范帶動下,每天都有黨員干部到社區報到,戴好黨員徽章亮明身份,頂風冒雨為進出社區人員測量體溫,耐心細致引導相關人員填寫健康信息承諾書,有力緩解社區防控力量不足的問題,筑牢社區戰疫第一道防線。
【2】
市委臺港澳辦先后組織8個支部、53名黨員到13個社區,參與社區組織的聯防聯控。在工作中,所有人員服從社區安排,積極主動做好測量人員體溫、檢查來往車輛、散發宣傳材料、登記身份信息等工作,認真做到人員管控不漏一人、清潔消毒不遺一處、宣傳引導不落一戶,即使被雨水打濕了衣服、鞋子,也沒有一人脫離崗位。很多黨員干部顧不上遠在他鄉的親人,反而首先想到了近在廈門的愛心結對對象。他們主動采取打電話、發微信等方式,聯系到各自結對對象,了解他們身體狀況和當地疫情情況,關注思想動態,提醒疫情防控注意事項,并叮囑如有困難一定要及時求助。
【3】
廈門市資源規劃局累計發動、組織黨員1000余人次下沉基層社區,完成5000余小時聯防聯控任務。在服務期間,按照兩人一組,一組4小時的要求,實行工作“連軸轉”,并實行交接班登記制度,防止工作出現“空檔”。每個志愿者嚴格落實疫情期間的有關管理規定,每天給進出小區的人員進行實名登記和測量體溫,并自籌經費印制了相關疫情防控知識手冊下發給每家每戶社區居民,叮囑廣大居民“大疫面前不大意”,到目前兩個小區均沒有發生一起疫情事故。
【4】
廈門市中醫院共組織160名黨員參加230次“雙報到”活動,全力支援社區疫情防控。黨員干部們職責在心,心系群眾,充分發揮自身專業特長,下沉社區“雙報到”,特殊時期,特殊方法,利用各類平臺,為群眾開展健康咨詢、疫期心理安撫,并從專業醫學角度,改進社區防護隔離措施,參與社區疫情防控,建立黨、戶、管、醫“四方”聯動機制,全力支援社區防控疫情。醫院各黨支部也積極主動地與駐地社區共建黨支部取得聯系,用召開小型會議或微信互聯的方式,共同商議如何加強小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護工作。黨員干部在自身工作任務繁重的情況下,利用休息時間,輪值為志愿者培訓耳溫槍及口罩的正確戴法。
【5】
殿前街道興園社區雪梨星光小區黨員呂良義。得知雪梨星光小區招募志愿者消息后,65歲的老黨員呂良義馬上戴上口罩,立刻出門報名。當工作人員提醒他志愿者有45歲的年齡限制時,他仍然堅持要報名參加小區志愿防疫工作,甚至找上了同樣高齡的黨支部書記楊永泰,申請以老黨員的身份請愿加入。連日來他始終堅守一線,踐行著那句脫口而出的誓言——“黨員就是要沖鋒在前,年齡不是問題,攔不住我的!”
【6】
僑英街道黨工委堅持“雙線”作戰護航復工復產。一是深化統籌領導,織牢“安全網”。成立3個復工復產領導小組,統籌推動復工復產。目前轄區93家3億元以下規上工業企業中,已開工82家,企業復工率88.17%,累計完成復工備案86家,備案率92.47%。落實領導干部掛鉤重點企業跟蹤制度,定期走訪調研企業;實行街道、派出所、社區、企業四方聯動,定期召開會議,研判形勢、提前謀劃、因企施策,形成問題清單,下發街道相關部門及社區及時解決。目前已召開會議協調解決問題156個,解決率100%。二是嚴把復工關口,筑牢“防火墻”。實行網格化包片、包干到人,對轄區 20項重點工程、946家工業企業、2661家服務業企業進行摸底。通過主動入企解讀惠企政策,短信、微信群等平臺轉發各級援企穩崗政策文件,引導企業有序錯峰復工;指定6名專員負責企業復工備案工作,隨即開展督查,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做到防控措施到位、防控物資到位、防疫專管員到位、健康管理到位。三是解決企業難題,當好“助推器”。規范企業復工條件,建立人員分類管理措施,梳理《入廈人員管理要點》,為企業復工提供“護身符”。針對企業返廈員工進出村居難問題,要求轄區房東不得隨意防控加碼,引導企業出具《公司員工返工承諾書》兩聯單和《企業返廈員工信息匯總表》,與社區對接辦理出入證,累計協調解決800余名企業員工出入村居難問題,提高企業返崗率。
【7】
集美街道黨工委與集美大學黨委“黨建聯姻”共同戰“疫”。集美街道黨工委深化區域黨建,與集美大學黨委共建合作,校街聯防聯動,構筑嚴密防線,共同抗擊疫情。一是組織共建“合作”。集美街道黨工委召開“大黨委”聯席會議,與集美大學黨委共建,雙方攜手聯合抗“疫”。2月17日下午,集美街道劉紹輝副書記帶隊前住學村派出所,幫助協調集美大學各院校內部生活區與校區疫情防控硬件隔離事項,進一步促進疫情信息共享和防控策略協調,助力學校做好防疫工作。集美大學黨委下發《關于結合“雙報到”組織參加基層防控工作的通知》,組織發動20個學院黨委(黨總支)黨員教師結合“雙報到”,參加所在社區組織的志愿服務工作。二是先鋒力量“合力”。集美大學黨委在全校教職工中招募志愿者,目前,共招募了以黨員教職工為主的志愿者349名,成立了“黨員突擊隊”,由集美街道統籌安排“輪班制”,在集美街道的20個防控點開展戰“疫”。協助社區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傳、群眾勸導、出入人員登記、體溫測量等工作。集美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美術教工黨支部書記張秀娟、機關教工黨支部副書記胡妍婷、團委書記陳昆宇、美術教研室副主任張翼翔等,超過50%的學院黨員教工踴躍投身到岑東社區的疫情防控、宣傳等志愿服務工作中,充實了社區的防控力量。三是上下齊心“合拍”。集大各學院黨員領導干部率先士卒,主動壓到第一線靠前指揮,和教師黨員一起,加入社區一線抗“疫”。“收到校黨委的通知,我們馬上發動黨員報名,今天上午就開始‘上崗’了。”集大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黨委組織委員郭美茹說,家住集美的黨員都報名了,住島內、同安的黨員看到有崗位人手不夠的也主動加入,黨委書記朱鳳君把第一班崗排給自己,帶頭參與值守。音樂學院副院長楊麗霞帶頭參加了悅海園小區防控工作,幫助排查外來人口情況和開展防疫科普宣傳;保衛處的黨員李毅輝和音樂學院教師黨員熊玉珍不僅本人積極參與,還發動小區黨員群眾自治管理;輪機工程學院教師黨員張賢慧個人捐出84消毒液和1000片消毒片給社區,為守護家園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越來越多的集大黨員充實社區疫情防控隊伍,共同筑起戰“疫”的“不破防線”。
【8】
海虹社區旭日海灣黨支部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號召在職、在冊黨員開展“守初心、擔使命、當先鋒、抗疫情”活動,組成黨員先鋒隊開展隔離防護知識宣傳,及時關注官方權威發布的最新疫情動態,主動參與辟謠工作、舉報不實信息,帶頭弘揚正能量,為公眾解疑釋惑,引導廣大居民群眾從官方渠道獲取疫情信息,不恐慌、不信謠、不造謠、不傳謠;上門分發倡議書、勸阻居民聚會、聚餐、聚眾打牌等;配合社區、衛生院工作人員上門摸排,幫助武漢返鄉人員測量體溫、購買生活必需品,解決實際困難;積極通過各種渠道,尋找貨源,聯系運輸航空公司,為居民聯絡購買防疫物資,連夜為小區送去緊缺的體溫計。讓黨旗在防控疫情斗爭第一線高高飄揚,黨員先鋒隊成為防疫急先鋒。他們說:黨員的責任和義務不僅僅是完成日常的“三會一課”,更是應該在最需要我們的時候站在第一線更應該挺在前面,作為一名黨員,要為人民筑起這道‘保護墻’,才能更好地保障他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9】
海滄區人社局監察大隊黨員藍永欽同志。作為白鷺苑小區的黨支部書記(兼職),下班后他主動到社區黨支部報到,帶領所在小區黨員筑牢防疫屏障。他迅速組織小區黨支部、業主委員會和物業公司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成立小區聯防聯控小組,制定防控處置措施。春節期間,他帶頭堅守崗位,帶頭深入群眾宣傳摸排,及時匯總防疫工作開展情況,積極發動支部委員、黨員、樓長和廣大群眾參與疫情防控,確保了各項工作有序有效。他組織帶領小區黨員、各梯樓長做好人員排查,在小區門崗設卡布防,經常主動值班到晚上凌晨。面對個別群眾的不理解不支持,他積極溝通、耐心勸解,講清楚疫情的危害性和嚴重性,爭取小區群眾的理解與支持,同時抓好宣傳工作,張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治倡議書,懸掛宣傳標語,利用微信在樓長群、業主群等載體,巡回播放疫情公告及預防科普知識,確保將疫情防控信息傳到一線,告知到第一位群眾。他所在的白鷺苑小區由于疫情防控到位,措施有力,相關經驗做法在廈門電視臺《特區新聞廣場》播出,受到推廣和宣揚。
【10】
海滄區興祥社區黨支部副書記、紀檢委員顏雅鴻。每天,她既要協助黨支部書記做好社區防疫工作部署,又要做好具體分管防疫志愿者安排、入戶小區摸排登記居民信息、為居民測體溫、發放防疫宣傳單,還要到各小區出入口查看人員管控工作是否做到位、對接街道資料整理及協調組,整理防疫相關資料、編寫工作日報、簡報等等。為了確保口罩發放有序,顏雅鴻積極建言獻策,發揮“五心志愿者”的作用,協助做好分包,并在發放時維持秩序,避免在分發口罩過程中造成人員的聚集。于是,她在“志愿廈門”發布項目,在各大微信群發布招募令,每天電話或微信聯絡共建單位領導、在職黨員參與社區志愿服務,發動共建單位、掛鉤單位的力量,參與社區防疫工作,并為每位志愿者做好注冊登記、錄入時長。
?從2月2日起,顏雅鴻每日帶領志愿者分包3500多個配售額的口罩,連續數日,共分包2萬多個口罩。截止目前,她共組織在職黨員“雙報到”及退役軍人等參與門崗執勤志愿服務60余人次,五心志愿者的志愿服務從未間斷……
【11】
同安區國投房地產公司職員、入黨積極分子王鵬輝。自疫情爆發以來,他在做好公司值班值守工作的同時,認真履行代建單位職責,及時向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傳達中央、省、市、區關于建設工程疫情防控重要指示精神,填報項目人員情況、項目開復工計劃等表格,到工地進行復工前疫情防控安全檢查,督促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做好工地疫情防控工作及復工準備,推進建設項目有序復工。對于他來說,加班加點已是家常便飯,“代建工程管理人哪有周末,工程有需要,該加班就加班,特別是這嚴峻的疫情期間,更不能松懈”。他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積極對接社區,主動承擔起社區防控值守任務。2月15日早上,本該是陪家人和孩子好好休息的日子,他卻準時到達后爐社區城北天橋路站點執勤。當家人不解,勸他先跟別人調班時,他卻堅持說“雖然我現在還不是黨員,但是我已遞交了申請書,我更要積極作表率”。
【12】
祥平街道黨工委委員、黨員陳友成。1月28日,得知上級要在祥平街道轄區緊急成立與同安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密切接觸者的臨時觀察站與臨時黨支部時,他主動請纓,出任臨時黨支部委員兼保障組組長,積極參與輪班值守并主持防疫具體事務。在臨時觀察站接到第一批安置人員當天,他和工作站全體成員就忙到凌晨三點多才休息,第二天七點多又趕到社區部署防控工作。當得知安置者里還有哺乳期的產婦及兩個月大的嬰兒,在這個開業商家寥寥無幾的特殊時期,每天只有吃泡面的他卻全城搜尋可以定時送稀飯的商家為她們解決飲食難題。同時他還積極牽頭協調區置業、城建等公司緊急調集物資,確保安置的密切接觸者和工作組醫療人員的日常生活供應,讓他們感受到黨和政府暖暖的關懷。“這都是我作為一名基層黨員應該做的,解群眾所需,為人民服務,就是我最幸福的事。”他總是這么說,看似簡單的話語,彰顯著他的初心。
【13】
疫情防控進入第22天,同安區新民鎮蔡宅村日工作小結連續第22日登記“截至今日,未發現兩類人員。”數字“0”的背后,除了蔡宅村外來人口較少的客觀情況外,更重要來自于村兩委提前謀劃、細化落實、全面排查并跟蹤落實,全村黨員群眾通力配合、精誠合作的結果。一是兩委帶頭,細化安排。1月25日(正月初一)福建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村兩委當天通知關閉祖厝、宮廟等公共場所。7名兩委干部自正月初三起全部取消休假,全員在崗,堅守在防疫一線。包村工作組、兩委干部將宣傳工作做在前,組織黨員志愿者成立勸導隊,走村入戶開展宣傳,同時利用移動音響、村村響廣播、橫幅標語、微信、短信等多種方式開展宣傳勸導。每年正月初六為后英自然村永福巖民俗日,大量村民會前往拜祭,煙霧繚繞,香火鼎盛。通過前期扎實有效的宣傳勸導,當日未發現村民聚集拜拜現象。疫情防控啟動以來,順利勸導村民不開展“做初三”、正月初九拜天公、正月十六裝甌等集中性民俗活動,累計勸導不聚餐桌數189桌。二是黨員帶動,群防群治。堅持化整為零,集中精力辦大事。充分發揮黨員志愿者力量,組織發動40余名黨員志愿者、入黨積極分子、回村報到的在職黨員、平安志愿者加入防疫工作。封閉村莊內10個路口,設置2個檢查站,組織群防群治隊員做好卡口執勤,嚴密掌握入廈進村人員動態,做到“村不漏組,組不漏戶,戶不漏人”。建立入廈報告和辦理臨時出入證明制度,對市外返村的53名人員建立一人一檔,每天跟蹤監測體溫情況。防疫工作啟動以來,蔡宅村防控工作有序有力,得到了村民的普遍認可,村民自發捐贈口罩2300個、雨衣24套、消毒水235公斤以及泡面、雞蛋、牛奶等多種食品飲料。三是嚴肅負責,穩中有序。2月1日,獲悉一名籍貫河南的租客從江蘇啟程欲返回蔡宅,考慮到該租客為滴滴司機,接觸人員比較復雜,村兩委連夜趕到房東家,勸導租客暫時不要返村,村主任卓林海自掏腰包1000元轉賬給租客補貼油費,成功勸說其暫緩入廈。2月15日,村內一名自江蘇返鄉逾20日的村民出現發熱癥狀,村兩委與衛生所醫生及時按程序上報,報120送醫院檢查,同時通知其家屬即刻進行居家醫學觀察,最終該患者經確診為普通流感,但兩委干部工作緊張有序,在放松之余戲稱“權當提前做個演練”。
【14】
新民鎮派駐洪塘金邊防疫集中居住點工作人員、黨員陳金城。2月5日,接到前往防疫集中居住點工作的任務時,陳金城當晚便收拾行李入住集中居住點。面對被觀察人員可能存在感染新冠肺炎風險,問他有沒有猶豫,他說“作為一名退役軍人,就像在部隊里一樣,我堅決服從組織安排,一聲令下就要完成任務。”他說,一開始還沒敢和家里說怕家人擔心,但好在家里人知道后都很支持,他也能安心開展工作。
陳金城在這里主要負責對審核入住人員基本情況、辦理入住手續、每天兩次測量體溫,一日三餐配送以及做好入住人員的管理等。他入住集中居住點至今未曾回過家,他還笑著說:“我兩個兒子都快把我忘了,特別是才一周四的小兒子。”陳金城曾參加過2007年的雪災、2008年汶川地震等救援行動,這一次,他主動加入新民鎮防疫集中居住點(洪塘金邊)健康管理工作組臨時黨支部。
【15】
新圩鎮黨政辦主任、黨員蔡燕玲。疫情發生后,蔡燕玲主動放棄假期,堅守崗位,加班加點,牽頭細化鎮防疫指揮部及工作組職責,24小時隨時隨地處理公務,保障鎮新冠疫情工作指揮部相關指令及時上傳下達。她積極聯系衛生院、供應商,多渠道采購到18000多個口罩、70支體溫計,建立健全物資管理機制,及時保障一線工作,協調在鎮便民服務中心設置夏商便民口罩供給點,為全鎮約1.5萬名群眾配售9萬多個口罩,有序做好防控期間機關后勤保障工作。
相關話題
- ·黨員故事(十九)| 抗擊疫情 黨員在行動!2020-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