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故事(二)| 抗擊疫情 黨員在行動!
來源:廈門黨建e家 發布時間:2020-03-25 14:23:40
.png)
1月26日以來,市委下發《關于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加強黨的領導、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強政治保證的通知》,市委組織下發《關于進一步發揮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先進模范作用,確保疫情防控措施落細落實的通知》、《關于充分發揮社區(村)、小區黨組織作用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通知》《關于結合“雙報到”參加基層防控工作的通知》,并給全市廣大黨員發出了《倡議書》,要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發揮先進模范作用,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連日來,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積極投入到疫情的預防和控制工作中,在堅各守崗位、勇挑重擔中展現新作為,踐行初心使命、體現責任擔當,面對兇猛的病毒,面對未知的危險,書寫了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生動黨員故事。
[1]
疫情爆發以來,思明區日光幼兒園黨支部每位黨員分別與5—6個教職工建立關愛關系,并隨時了解鼓浪嶼園區需求。支委蘇婉蓉得知島上因為疫情原因,加上春節期間商店菜市場都關閉,駐島教職工生活物資十分缺乏,提出讓值班老師從廈門島內帶食物蔬菜到鼓浪嶼的建議。黨員教師率先響應,利用上島值班機會,為駐守校園的保安送菜送糧。蘇婉蓉老師更是在巡班時加入送飯送菜行列。在黨員的帶領下,眾多教職工紛紛加入獻愛心的隊伍,暖心接力棒在日光幼兒園老師手中不斷傳遞,共同度過困難而難忘的時光。
[2]
思明區蓮前街道前埔北社區林娟娟是國貿新城小區黨員。疫情肆虐,口罩和消毒液都是目前十分緊缺的“硬通貨”,國貿新城小區碰到了消毒液和物業保安口罩短缺問題。正當大家一籌莫展時,林娟娟主動作為,為社區和物業提供了一大批消毒液,并為戰斗在一線的物業保安募集了300個口罩,幫助小區物業解決了燃眉之急。她還主動加入了小區支部黨員服務隊,放棄休息時間在小區內開展巡查,檢查出入人員登記及體溫測量情況,得到小區物業和居民的紛紛點贊。
[3]
夫妻二人,五天的換崗堅守
——一名一線黨員的心聲
我是鄭鳳偉,是湖里區筼筜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一名中醫全科醫生,我的妻子王海燁是廈門市中醫院的腎臟科醫生,同時,我們也是金山社區錦繡金山小區的普通居民。自從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們的醫院取消了春節假期,所有的醫護人員都要到一線去救治病人,我和妻子每天早出晚歸。
大年初三那天,我們看到了金山社區發布的緊急召集令,廣招人才擔任小區志愿者,為防控疫情出力。我和妻子立即發送了申請,我想除了在醫院值守之外,作為專業的醫務工作者,我們也應該為自己的社區出一份力。到今天,我和妻子已經在小區檢查崗值班五天了,我們家里還有一個兩歲的孩子,暫時交給我的父母照顧,但是我們都認為,現在小區的居民更加需要我們,我們就要繼續做下去,把這班崗站好。
現在每天晚上下班后,到錦繡金山小區門口設立的檢查崗值班已經成為了我們的習慣,為進出的小區居民測量體溫,為大家提供健康咨詢,分享疾病預防的知識,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我覺得作為一個醫務工作者,能夠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大家提供一點便利,我很欣喜。
在我看來,此次疫情雖然危險,但卻并不可怕,主要是大家的恐慌情緒比較重,于是我自發地為小區居民們開展防控疫情知識宣傳講座,從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概念、流行特征、臨床特點、疫情防控以及現階段的應對措施等一一與居民進行分享和交流,我覺得讓大家加強了解、消除恐慌情緒是我們抗擊疫情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我想,做好防控工作是我們醫務工作者的責任,我們定當一步不退!只要我們每一個居民都能夠配合,做到勤洗手、少外出、戴口罩,同時注意休息、飲食清淡,讓自己具有良好的抵抗力,疫情并不可怕,抗擊疫情這條路,有大家在共同努力!
[4]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工作要求一經下達,湖里區村里社區的工作者全員響應,犧牲休息時間,戴著一個口罩出門,將自己“暴露”在疫情防控工作的一線。時至今日,所有人都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不敢有絲毫的馬虎懈怠!
社區黨總支書記涂萍義,手機響個不停,一會兒功夫,她已經接了7個電話,回了多條信息。放下電話,涂書記回頭囑咐臨出門的網格員,“戴好口罩,自己注意安全。”每天都是處在這邊工作部署好,那邊又穿行在了村里的小區、背街小巷中,直到晚8點才用晚餐。
“多少錢一個?貨源哪里?”“社區現急需額溫槍,請大家有這方面的資源及時電聯我。電話×××××××!”“昨天晚上搶到到了幾瓶免免洗酒精,放前臺,大家可以先用用!”“搶到一箱口罩,先發放給各小區應急用!”陳一梅主任已然成為專業搶手,“社紅”擔當。在沒有物資的支援下,發動人脈、朋友圈采買各項物資。在知曉藥房可以排隊購買的契機時,守點藥店,一點點的供應應急物資。
接到命令,社區的衛生口第一時間聯合工商、城管等執法部門開展農貿市場的巡查并取締市場活禽點位,及時對農貿市場及其周邊進行消殺,每天處在高危的環境下作業。為杜絕不法分子將廢棄口罩再利用,奇思妙想地加急改造口罩回收專用桶。
接到設關卡、安全防護檢測的通知后,聯防、綜治晚九點緊急應對,積極作為,在安置樓片區搭建5處帳篷,利用共享單車搭起“安全防護墻”。
“我人沒有那么快回廈門了,但我借了臺電腦,工作上有需要幫忙的,可以交代我”,以霞暉機構為代表的社工主動請愿,承接起了部分宣傳推廣的工作。
在村里社區,我們沒有所謂的輪崗值班,每天全員到崗,全面推進信息排摸工作,做到底數準、情況明、動態清、持續控。連日來的高頻工作,很多工作人員加班加點,已經無暇顧及家中太多。
這樣的“春節檔防疫賀歲片”每天都在上映。
請相信“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
[5]
集美區杏林街道蓮亭黨支部書記王英沖在最前線,站好最后一崗。“物業將對你們違規的網約房、日租房進行停水停電,同時你們不能再接任何一單的房屋出租,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麻煩你們配合”,這是集美區杏林街道蓮亭黨支部書記王英打給蓮花國際內的第13家網約房二房東的電話,打完13通電話,王英書記還是不放心地拿起手機,通過微信群給物業負責人再次強調這一事項。作為一名有著21年黨齡,在社區工作近30年的老書記,這屆也是她退休前的最后一屆。繁忙的防疫工作使她多年的腰病又發作了,她咬牙硬撐著,一手撐著腰,一手打著電話。“黨旗在,陣地在!守土有責,不能讓病毒有可趁之機”。這是她常對黨員們說的一句話,她爭分奪秒地動員黨員、發動群眾查漏補缺,牢牢守住“戰疫”的第一道防線。
[6]
集美區杏濱街道前場社區黨委以閩南特色“荷葉說唱”創新防控宣傳方法。“各位同志,不通謠言來傳起,盡量店在厝內躲。現在是病毒危險期,大家一定要小利……”1月30日下午,經過一天一夜的“趕工”,社區黨委聯合前場歌仔說唱傳習中心團隊創作的《防抗病毒人人有責》開始進行錄制,朗朗上口的腔調、通俗直白的語言,讓人一聽馬上就能記住。《防抗病毒人人有責》采用七字調、雜碎調、四腔調、臺什調等荷葉說唱常用的腔調,用閩南語進行演繹、說唱,“希望用接地氣、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讓更多市民群眾關注疫情,并引起大家的重視,積極進行自我防護”前場歌仔說唱傳習中心負責人黨員林惠真介紹。社區里年輕的居民看完后表示:“這個好!我要轉給阿公阿嫲看。”
[7]
集美區集美街道潯江社區黨委動員群眾取消沿襲800多年的刈香巡游。在集美潯江社區,每年正月十五的刈香巡游是一年中最熱鬧的節日,巡游隊伍要走上30多公里,所到之處人山人海。鑒于今年疫情,集美街道潯江社區黨委聯合大社宗親理事會,發動黨員,動員老人協會和小組長挨家挨戶通知,勸導居民不外出祭拜。碰到有老人不理解的,社區黨委書記和理事會長第一時間登門做工作,最終取消刈香巡游活動,得到群眾支持。“這是我出生以來,第一個沒有刈香巡游的正月十五。”集美大社宗親理事會陳威龍說,“各祠堂也都關閉了,平安健康是第一位的,大家都能理解”。
[8]
集美區集美街道麗海清庭小區黨支部“線上線下”做好“心理防疫”。“再這樣下去,要瘋了,我想出去透透氣……”居家隔離了9天的王某在朋友圈里發了條信息。樓棟黨小組長看到信息后,馬上打電話給王某,“快到頭了,再堅持一會,堅持就是勝利……”黨小組長對其進行安慰和勸導,讓其放棄了外出的念頭。黨小組長將情況反映給小區黨支部。黨支部意識到居家隔離對象,隨著隔離時間的增長,產生了焦慮。黨支部馬上采取“線上心理疏導+線下貼心引導”的方式,緩解隔離對象心理壓力。線上聯系集美大學心理咨詢師在線進行心理疏導,化解焦慮。線下組織熱心黨員獻愛心,2月1日,黨員張玉健和業委會主任林金盾一起,購買到了2000個口罩,免費贈送給小區內居家隔離對象和其他居民,團購新鮮蔬菜送到隔離對象家門口。他們鼓勵居家隔離對象,為了同一個目標,團結一心,戰勝疫情!
[9]
海滄保稅區港區遠海黨委實行新冠疫情防控期間庫場使用費減免和開通救援物資綠色通道,對外貿進出口普通重箱(不包括冷藏重箱、危險品重箱、超限箱、大件貨物)減免2020年1月31日0時至2020年2月9日24時的庫場使用費。涉及抗疫救援物資黨委全力配合,并給予優先作業,優先提運及費用減免優惠,保障救援物資第一時間輸送到抗疫前線。
[10]
海滄區東孚街道黨員志愿者支援轄區生產防護用品。1月31日,針對轄區內口罩廠發出的用工需求,海滄區東孚街道黨工委高度重視,經開會部署,決定動員廣大干部職工,特別是黨員組成志愿者隊伍,支援轄區生產防護用品。消息發出后黨員干部紛紛響應,除在一線工作的人員外,大部分人員都主動報名參加。
第二天一早,這批特殊的“工人”便來到口罩廠,經過先期培訓,他們戴上口罩帽子、套上鞋套,和其他“戰友”一起,將口罩進行折疊、包裝。為了不給企業增加負擔,每一個參加義工活動的人,都自帶口罩、飲水,有時甚至顧不上吃飯,只為多制造一些口罩。經過8個多小時的努力,共生產了3000多個口罩。
參加第一批義工活動的婦女黨員說:“雖然自己不能像醫務工作者那樣沖在一線,但希望能盡微薄之力讓沖刺在一線的白衣天使物資充足些,沖鋒時也更安心些,只要我們萬眾一心,定能跑贏疫情,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湖北加油!中國加油!”
[11]
同安區五顯鎮店仔村原村主任李冬生的“特殊黨費”。初六,同安區五顯鎮店仔村原村主任李冬生找到村書記李碧霞,通過她向村委會捐贈1000元現金,作為村集體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資金使用。李冬生說:“國家有難,匹夫有責。從疫情蔓延開始,我就每天關注全國的情況。發現各地都有組織和個人向社會,尤其是湖北捐錢捐物,我覺得自己也有這個義務,為我們村做點什么。在疫情面前,村民們應該上下齊心,團結起來,共渡難關。”
當天夜里,李冬生再次捐贈1000元現金,希望通過村黨總支轉交給鎮黨委,作為他的“特殊黨費”。他說,“在這個關鍵時刻,黨員同志們尤其應該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沖在抗擊疫情的一線,才能不愧對于黨員的身份。”李冬生還發動大家自發捐款,籌集資金用于購置醫療物資。
[12]
同安區大同街道溪苑社區網格員、黨員葉哲唯防疫在一線。懷孕8個多月,挺著大肚子,走訪小區住戶、發放防控疫情宣傳單,她一樣都沒落下。作為基層一線黨員干部 ,直接面對群眾,她沒有退縮,仍然堅守在防控一線,她叫葉哲唯,是溪苑社區的一名網格員。
正月初一那天,葉哲唯和家人一起吃晚飯,本想著可以陪陪家人,卻突然接到社區通知需要返崗的消息,即使身懷六甲,她也沒有猶豫,第二天在家人的陪同下從汀溪鎮古坑村,驅車近20公里趕到工作崗位上,沖在了防疫防控第一線。?
這場突來的疫情,社區的基層干部人少事多,工作繁重了許多。在社區隨處都可見她忙碌的身影,到小區內、樓道中粘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要點;深入網格,統計梳理近期去過重點疫區或者接觸疫情人員;為隔離人員購買生活物品……其實處在這個階段的準媽媽非常需要休息,然而,葉哲唯一想到社區工作人員少,大家忙不過來,她說,“大家都在上班,那么忙,我既是一名社區工作人員也是一名黨員,況且還能行動,也想為防控疫情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13]
祥平社區退休老黨員楊志華不忘初心獻余熱。楊志華同志是一名普通的退休老黨員,得知社區要成立祥平社區黨員先鋒隊時,80歲的他不顧家人的反對第一時間到社區報名參加志愿者。他穿上紅馬甲戴上口罩,從28日開始,每天堅守早8點到12點、下午3點到6點,一天不落地提著小音箱穿梭在背街小巷,音箱里循環播放《致社區居民的一封信》《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注意事項》等宣傳錄音,向居民宣傳發放疫病防控知識。“醫生和護士堅守在前線,全力和疫情斗爭,他們是偉大的。我作為一名黨員,一名退役軍人,也要一起共筑防線,守護我們共同的家園。”楊志華同志說。
[14]
翔安區行政審批中心黨支部開展“不見面審批”。為減少人員流動和聚集,阻斷疫情傳播,便利社會公眾辦事,2月3日起翔安區行政服務中心推行“全程網辦”“掌上快辦”“自助快辦”“雙向郵寄”舉措,各審批服務部門全面受理各類通過電腦、手機APP、微信小程序、公眾號、自助終端申辦的網上審批服務事項,倡導企業、群眾采用“不見面”審批方式便捷辦事。目前,全區區級行政審批事項有259項實現全流程網辦,其余942項審批服務事項均可通過網上申請、快遞送達審批結果或申請材料、審批結果雙向郵寄服務,實現“不見面審批”。
[15]
翔安區新圩鎮后埔村村民、中共黨員黃希呆同志“防疫”線上堅守中國好人溫情。黃希呆曾入選2019年“中國好人榜”,獲得“敬業奉獻好人”。從疫情爆發至今,72歲的黃希呆每天堅守在后埔村,積極參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防疫宣傳工作。他借助手持大喇叭,通過閩南語順口溜這種朗朗上口的方式,將疫情防控的科普常識編排成段子,用閩南語走村入戶宣傳,讓村民既聽得懂也記得住。“我們村里的老年人不少,他們中的很多人不會用手機”,黃希呆說,大喇叭能夠有效解決部分群眾尤其是老年人缺乏互聯網信息獲取途徑等困難,讓疫情防控信息能夠更有效地傳遞給大家。
[16]
??廈門市教科院基教室副主任、黨員郭貫群老師的特殊任務。大年初一,郭貫群接到了開通我市初三和高三年級“云課堂”的特殊任務。他二話不說,立即著手研究方案細節。由于老母親剛摔傷眼睛,郭貫群老師只能一邊照顧母親,一邊和其他同事線上探討、研究具體實施方案。經過一個晚上的努力,郭貫群老師提出使用“廈門數字學校”平臺進行開展全市初中高中線上教學的方案,并擬定了“特殊時期教與學不掉線倡議書”、“廈門市2020屆高三假期云課堂學生操作手冊”和“廈門市2020屆高三假期云課程建設手冊”等一系列方案。
大年初二早上,郭貫群老師顧不上休息,在向市教科院領導匯報“初三高三線上教學”和“高三假期云課堂”方案并獲得同意后,立即召集所有初高中教研員中止休假,黨員干部全部到崗或線上加班,并組織團隊精干力量開展建課授課,為學生準備線上課程。
在廈門市教育局基礎教育處和市教育事務受理中心等多個部門聯合推動下,2月1日,廈門數字學校——高三云課堂首先上線。至當日17:00,平臺訪問課程數就達到74776個,共10873人參與了學習。除部分學校使用自有系統上課外,全市人有三分之二的高三學生通過廈門數字學校進行線上學習,實現了我市高三學生“停課不停學”的初步目標。
[17]
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應對疫情辦的“最忙大腦”李生林。當接到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放棄休假,立即返崗”的命令時,市局市場合同處處長剛剛于春節前夕回到江西萍鄉老家,踏入家門準備與家人團聚。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臨戰受命,他沒有絲毫猶豫,風塵未洗就不顧旅途疲憊和家人的不舍,馬不停蹄,連夜駕車,千里返崗,如期抵達工作崗位。
作為萍鄉蓮花子弟,李生林同志常常講起同鄉前輩——從將軍到農民、為家鄉人民畢生奉獻的甘祖昌將軍和全國道德模范龔全珍老阿姨,講起在他們的感召下真切認識到共產黨人為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正是這樣一份初心,讓他作為市局應對疫情指揮部辦公室主任,勇挑重擔,迎難而上,堅定信念要完成好局黨組交予的任務,履行好工作職責。
李生林深知,市局指揮部是全局應對疫情工作的中樞機構,牽一發而動全身,不容一絲一毫懈怠,從1月21日至今不但沒有休息過一天,甚至沒有在家吃過一頓熱飯菜,沒時間跟仍在異地的家人打一通視頻電話。他把軍旅生涯中果敢決斷、立說立行的作風和魄力帶到工作中,高效組建指揮部辦公室,抽調精兵強將,開展集中辦公,快速建章立制,建立健全指揮部辦公室各項配套工作機制。
在他的帶領下,指揮部辦公室第一時間落實黨組決策,連續發出農貿市場消殺、禁止活禽交易、禁止野生動物交易等17條指令,明確基層一線防控疫情工作任務要求。他以過硬作風彰顯擔當作為,經常深入農貿市場、藥店等各個重點部位督導防控工作,對重大事項親自督辦。為掌握批發市場防控工作落實情況,他親自帶隊凌晨暗訪,了解掌握第一手情況,為領導決策提供參考。同志們無不稱贊說,李生林是市局應對辦的“最忙大腦”。
[18]
?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思明區局李加明。思明轄區共有36個農貿市場,275家營業藥店,15059家餐飲店。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思明區局李加明局長帶著區局領導分組帶隊督查,機關科室人員全部壓到基層一線。年過五旬的他長期連軸轉,但卻始終沒喊過一聲累。1月27日,李加明親自帶領執法科人員,現場調查幾家哄抬口罩價格嫌疑較大的商家,半天時間就發現了2條違法線索,挖出1個銷售假冒偽劣3M口罩,予以從嚴從重從快處理。截至2月1日,思明區局已立案查處涉嫌違法銷售口罩案件6起,其中涉嫌哄抬口罩價格3起,涉嫌銷售假冒偽劣、“三無”口罩3起。
1月21日以來,思明區局從各渠道收到因疫情要求退房退款投訴1054件。在海量投訴中,消費者將恐懼和憤怒情緒轉向工作人員,甚至惡言相向。李加明聽聞后,立即逐一走訪慰問基層所進行安撫疏導,讓工作人員從以人民為中心的角度考慮問題,必須做到有訴必接,有訴必回,盡最大努力為消費者減少損失。看到工作人員久勸不下,他忍不住“搶過”電話,直接給被投訴商家做工作。不僅如此,他還主動多次聯系美團民宿等網絡平臺。有人問李加明,為何如此“操心”?他笑著說:“任務這么重,我得給大家鼓鼓勁、幫幫忙,把問題解決了才踏實”。
相關話題
- ·黨員故事(二)| 抗擊疫情 黨員在行動!2020-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