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6日,由中國閩商地產聯盟主辦,福建省閩商資本聯合會與中國閩商建材家居聯盟聯合主辦,拓界資本、拓界傳媒聯合承辦的第六屆中國地產閩商大會即將在中國·福州召開。這一涵蓋政府單位、金融機構、服務商、商會等房地產全產業鏈及相關組織機構的盛會,在為各界閩商搭建交流平臺的同時,也以“新常態 新機遇 新資本 新力量”為主題,直擊當前最受關注的福建自貿區與地產新資本話題,邀請自貿區研究中心副主任陳波與星浩資本總裁黃海濱到場分享,兩位專家將以精辟的專業分析、實際的案例分享為閩商把脈行業動向、辯明前進道路。
陳波:關注福建自貿區發展特點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經濟大勢之下,求異與創新將成為中國的房地產新常態,人口紅利、資源紅利等“傳統紅利”逐步消退,改革、開放、創新等“新紅利”全面發力,舊有的經驗顯然已經不足以應對接踵而來的變化。因此企業家開始需要開辟新的發展空間,創新、求變,謀求企業新的前進道路。
而在福建,自貿區的設立正是為閩商發展開啟了一片新天地,也是為海西經濟圈的騰飛注入了活力。福建自貿區的免稅政策、平臺作用、新型市場機制以及以對臺貿易為主導導向的獨有特點,都讓計劃投身其中的企業面對新機遇的同時也遭遇到新的挑戰。
為此,第六屆中國地產閩商大會特別邀請自貿區專家陳波做客福州,他將為到場的嘉賓透徹分析福建自貿區的相關政策,并以上海自貿區與天津港為實例范本,結合福建自貿區的自身特點,詳細闡述福建企業該如何把握住自貿區這個發展機遇。
黃海濱:實例解讀地產資本的新發展之道
資本與地產是一對始終聯姻的話題。在面對風云變幻的經濟新形勢,地產閩商一直在積極謀求與資本新的合作之道,開辟新的投融資渠道、拓展新的對接平臺。
此次中國地產閩商大會針對地產閩商對于資本與相關信息的需求,為與會者帶來資本新模式、新方向的深入探討。星浩資本總裁黃海濱將以具有前瞻性、精準、實效的分析與案例,徹底剖析當前地產資本所面對的種種困境,同時以實戰案例分析地產企業如何擺脫過去單一融資渠道所帶來的不利因素,如何重新開拓長期穩定的低成本融資渠道,以資本的轉型帶動企業的轉型,走出一條全新的地產資本發展之路。
精辟理論,生動分析,實例見證,4月6日,自貿區專家陳波與星浩資本總裁黃海濱做客中國地產閩商大會,將零距離與到場嘉賓互動交流,他們的演講也將緊扣一個“新”字,不僅切合大會“新常態 新機遇 新資本 新力量”的主題,也切合當下新經濟,新形勢,新發展模式的大環境,求新,謀變,協助閩商尋求開拓之道,共謀發展之路。
與會聯系方式:0591-83682826
延伸閱讀——專家簡介:
陳波
上海財經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世界經濟與貿易系副主任
自由貿易區研究中心副主任
APEC核心經濟論壇研究中心主任
西蒙弗雷澤大學經濟學博士
上海財經大學世界經濟與貿易系副主任、博士生導師
上海自由貿易區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國國際貿易研究會秘書長
加拿大亞太基金會研究員
精彩言論:
對于福建自貿區的特點,陳波認為:“福建企業應該抓住應對臺海自由經濟區,以兩岸經濟一體化這條主線承接臺灣加工業,合作開發新技術、新材料,學習借鑒臺灣旅游文化服務業的經驗;充分利用人民幣/外幣(尤其是新臺幣)跨境投資、結算便利化;理解負面清單管理,認識潛在的合作者和競爭者;積極嘗試在傳統的在岸、轉口貿易基礎上,發展離岸、期貨貿易和電子商務;集中精力創建具有特定優勢商品的現貨、期貨交易,最好與上海自貿區的大宗商品交易平臺取得一定程度上的聯動,以取得上海的經驗和支持;在物流、結算方面推動與臺灣電子商務合作;學習上海自貿區和天津港的融資租賃創新。重點突出對船舶運輸和相關修理、倉儲業務的融資租賃創新;準備建立單獨管理的FT賬戶,從金融服務上利用自貿區企業優勢;學習臺灣經驗。在教育、醫療、文娛、旅游等服務業占領臺海乃至國際高點;積極參與自貿區政策聽證,以主人翁姿態參與自貿區建設。”
黃海濱
星浩資本總裁
擁有10年以上房地產投融資、資產管理和商業地產開發經驗;曾任金地集團華東區域公司營運中心總經理。
現任出任星浩資本總裁,是星浩資本創始人之一。在星浩資本成立的三年時間內,他組建起一支優秀的基金團隊,先后封閉旗下三支星光藥城市綜合體開發基金。截至2014年底,實現總融資額100億人民幣,總投資額175億元人民幣。成功投資了上海、大連、蘇州、哈爾濱、南通、泉州、寧波等多省市10個優質地塊,開發總建筑面積超600萬平方米,致力于將星浩資本打造成中國卓越的,同事具備地產開發和商業管理能力的不動產私募基金第一品牌。
精彩言論:
面對新常態,經濟下行,他說:“風大了,豬和雄鷹沒有區別,因為,都被風吹了起來,而只有風小了,雄鷹才能展現它的實力。”
對于地產基金的發展,他說:“就整個行業而言,基金的集中度會越來越高。基金與房地產的集中度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房地產的集中度受到很多制約,土地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區域,市場很大,集中度會相對較小。而地產金融卻因信任、公司品牌、專業人才等諸多因素導致集中度越來越高。”
對于外資房地產的進入,他是這樣看:“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格局會肯定發生一些變化,競爭壓力也會越來越大,畢竟外資基金的投資量更大。但是由于外資房地產私募投資的項目大部分是持有型項目,不以開發為主,所以對于整個房地產開發不會有太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