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戰役老人留下手稿
來源: 發布時間:2009-09-13 10:50:13
原福州軍區文化部副部長林拓,解放廈門時任31軍某團宣傳股干事,他不僅親歷了戰爭,還為解放廈門一戰寫下許多文章,留下諸多手稿。
5年前,本報記者采訪過他。在其家中,他講起解放廈門之戰。而如今,老人已經離開,我們已無法再坐到他身邊,聽他講述當年,只能從他的手稿里,追憶。而這些手稿,成為彌足珍貴的物證。
手稿記錄士兵將領名單
16歲就參加革命的林拓參與了濰縣戰役、濟南戰役、渡江戰役等一些較大型的激戰,解放廈門時,他才20歲。林老書房里,依然保持著原樣。林老夫人鄧阿姨,從兩個大書柜里,拿出七八個大牛皮紙袋,里面裝的便是林老生前留下的手稿。
《“確保廈門”的日日夜夜》、《要把紅旗插在廈門島上》……林老在手稿中,詳細描述了解放廈門的具體經過以及廈門一戰的艱苦卓絕。在一張文稿上,我們發現了當年參加解放廈門的部分士兵將領的名字,這是林老一點一點整理出來的。
稿紙已經發黃,但林老的字依舊剛勁有力。這里封藏的是有關廈門之戰的歷史,與一個老兵對廈門最深的回憶。
突然接令率隊保護廈大
1949年10月17日,解放廈門最讓人興奮的一天。近萬敵人聚集在白石炮臺和胡里山炮臺間,企圖登船逃竄。解放軍各路分頭插向胡里山炮臺和曾山腳下,敵人都在我軍包圍、壓縮之中。
林拓那時正隨部隊到達曾厝?大紅樓,突然接到師、團首長命令:“率275團1營一個連隊保護廈門大學。”當時,連隊戰士們一心想參加最后的圍殲戰役,任務突然轉變,沒有思想準備。林拓便向全連做了簡要動員,他說,廈門大學是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創辦的,是我國東南最高學府,保護好廈門大學,這比多抓一些俘虜、多繳一些武器更光榮。
福州解放后,國民黨福建省政府和保安部隊約七八百人住進廈大,抓人搶東西,直到解放軍攻打廈門時才撤走。外地學生為了逃避戰亂不敢返校,老師也躲到鼓浪嶼不敢回。
廈大工友送來餅干慰問
當林拓部署好幾處警戒返回連部時,廈大工友和學生送來茶水和餅干慰問,還在連部駐地周圍張貼“歡迎人民解放軍進駐廈大”等標語。林拓印象最深的是一張寫著“解放軍叔叔、阿姨辛苦了”,署名“廈大小朋友”的標語。當時,王延確指導員問他:“為什么用小朋友的名義?”他說:“可能廈大還有敵人,地下黨不方便公開,怕報復吧。”
1949年10月18日,廈大師生陸續返校,部隊和他們一起歡慶廈門解放和廈大的新生。下午,廈門軍管會和警備部隊派人到校,19日清晨,林拓和連隊一起離開了廈大,結束了保護廈大的任務。
解放廈門之戰
1949年8月2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三野第十兵團完成福州戰役后,揮師南下肅清閩南漳泉地區之敵,組織實施漳廈戰役。9月14日-9月22日,三面包圍廈門。
10月15日,鼓浪嶼戰斗打響,我軍分乘數百條小船,對廈門島北半部發起攻擊。
16日6時,高崎要塞被我軍攻克。中午,各登陸部隊全線突破廈門島北半部敵防御。
10月17日上午8時,鼓浪嶼解放。上午11時許,廈門全部解放。
相關話題
- ·廈門戰役老人留下手稿2009-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