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大學搬來廈門
來源:臺海網 發布時間:2009-09-13 10:37:33
廈門水產學院舊址
1971年,上海水產學院遷往廈門集美,改名廈門水產學院;1979年,學院遷回上海,廈門水產學院繼續辦學;1994年學院并入集美大學,改稱集美大學水產學院。
水院遷廈是“文革”產物
1971年9月,國務院和中央軍委作出決定,把已有近60年校史、曾被譽為“世界四大漁業學院”的上海水產學院搬遷到廈門集美。原本就是文教重鎮的集美,又迎來一所全國知名的院校。
此次遷校,是“文化大革命”特殊年代的產物。上海水院校友、原廈門水產學院院長楊積慶老先生回憶說,“文革”期間,毛澤東曾提出農業院校不能辦在城市。1971年,“四人幫”炮制出 《全國教育會議紀要》,要求高等農業院校“統統搬到農村去”。9月中旬,國務院和中央軍委下達了關于四所地方院校(包括上海水院)和兩所軍事院校遷校的決定,上海水院遷廈就此成為定局。遷到集美后,學校改稱廈門水產學院。
學校搬遷裝了100多個車皮
1972年初,上海水院開始南遷。當時全院教職工574人,有427名來到廈門。搬遷的財產、儀器、設備、圖書、標本、家具、機器等物資,總重1030噸,總體積達11440立方米,裝運了100余節火車車皮,搬遷費耗資76萬元,是一次規模浩大的搬遷。
上海水院南遷,像是“四人幫”甩出上海的“包袱”,但福建和廈門方面的態度十分積極,因為他們看到,這是福建水產事業發展的最好契機。廈門市把集美原水產專科學校和華僑補習學校的校舍移交給水院,占地147畝,校舍建筑面積55678平方米,給學校提供了良好的辦學條件。
在廈辦學期間,水院得到了穩步發展,淡水養殖試驗場、海水養殖試驗場、實習冷庫、水產加工廠、漁業機械廠、辦公和宿舍樓等設施不斷地建設起來,還添置了多艘實習漁輪。
水產學院并入集美大學
建院之初,廈門水產學院設置五個系,到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夕,學校在校學生數已達1180人。1979年,國務院同意恢復上海水產學院,但廈門水產學院也繼續辦下去。1994年,廈門水產學院并入新組建的集美大學,改稱集大水產學院。
如今,集大水產學院已是國內知名的水產院校,擁有4個本科專業、4個碩士點、1個博士點,為國家培養了大批棟梁之才。
相關話題
- ·上海的大學搬來廈門2009-09-13